saving
文件上传中,请耐心等候...
登录到leewiART
用户名
密码
新用户注册
 
leewiART
 
 
艺术交流与活动 > 行业新闻与活动 > 《打,打个大西瓜》专访进行时
《打,打个大西瓜》专访进行时
POPO / 认证用户发布日期:2009-11-24 15:35:08
#1
 

写在前面的话:传说中,信天翁是最有主见的鸟,它在自己选择的天空和高度上任意翱翔。我要做自己人生的信天翁,选择自己的天空,追求梦想的高度。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让全世界的艺术创作世界风起云涌。CG软件的应用犹如一把金钥匙,开启了全球动画市场的另一道大门,3DMAX、MAYA等软件的推广带 来的动画技术革命,为多媒体动画传播开辟出一条康庄大道,同时也催生出了中国很多“半路出家”的原创动漫一族,杨宇算是其中的一名佼佼者。
杨宇,这个来自四川,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的小伙子,却是当下迅速蹿红于网路,被众多网友称之为“国产动画最优秀的作品”,“华人最牛原创动画短片” ——《打,打个大西瓜》的原创者。在中国当下备受争议的原创动画领域,在网络上获得如此高的称誉,杨宇算属第一人。在“梦想比面包更甜美”的抉择中,他坚 持做自己人生的信天翁,在自己选择的天空上,勇敢的丈量梦想的高度。对于“弃医从文动画路”“三年半磨一动画”他有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的执着,有着“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敢于守候寂寞的勇气。一个人,一台电脑,一个三年半的潜伏期,一份清醒、执着的坚守……

编者按:他曾是华西医科大学(现并入四川大学)药学院的学生,如果没有与动画邂逅,或许他会是名优秀的医生。然而,现在他却凭借一部独立个人创作,被网络 热传的名为《打,打个大西瓜》的动画片,风靡网络,受到网友的热烈追捧。震撼的画面,寓意深刻的内容,高超的技术,被众多网友称之为“国产动画最优秀的作 品”,“华人最牛原创动画短片,VeryCD的站长给出的评价是,“这是我看过最牛B的动画短片了,没有本年度,没有之一,华人制作!”。如此颇具传奇色 彩的采访对象,本应该具有很多的新闻点,然而他火爆的名气也早已让嗅觉灵敏的媒体闻风而至,关于他与他的“大西瓜”报道铺天盖地,在百度上输入《打,打个 大西瓜》就有20多万条相关信息报道。详尽、近乎面面俱到的宣传一下子就给我们的采访出了个难题,为此,我们上网大量收集相关信息,试图从这些海量的信息 中发现新的新闻点、兴趣点,一番折腾,我们才终于拟定了采访问题。打电话预约采访时间,他很爽快地将决定权交给我们,用他的话来说,现在他们阶段性的工作 重点是接待媒体和投资方。最终,我们将采访时间敲定在明天上午,以MSN在线采访的形式进行。没想到,我们费尽心思准备的采访问题最终却几乎都没用上,他 独特的个性,使采访变成了一次朋友式的聊天。或许是中“大西瓜”做“真我”的毒太深了,我们最后决定将在线采访的内容原封不动的当专稿发表,而现在,我也 在写着一篇不像编者按的编者按。

中国动画网:您好!非常高兴您作客我们中国动画网。
杨宇:呵呵,您好啊。
中国动画网:您可是个大忙人呐,为了节省您时间我就不跟您客套喽
杨宇:不要这么说,我就是一个草根啊。草根就不用客套。
中国动画网:呵呵,您太谦虚了,您现在可是个红人呐。
杨宇:实话实说
中国动画网:好的,那我们就直奔主题吧。据了解,你的作品最开始时先在网上火起来的,你觉得网络对于您的作品它起到的是怎样的作用?
杨宇:网络的作用太重要了, 我其实一开始就很重视网络, 但后来我发现还是低估了网络的力量。
中国动画网:怎么说?
杨宇说:要是你的作品真能够对得起观众,网络会非常迅速地帮你传播开来。所以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认真做好作品,后面的推广就交给口碑。
中国动画网:是不是说,从一开始你就已经想好了宣传、推广的途径了?
杨宇:我一开始就是想通过比赛和网络两个途径做宣传的,所以,我积极参加动画作品大赛,并获得了金龙奖、金海豚奖等大奖,也获得了一定的知名度。但后来发现网络比比赛还强得多, 我们草根该走的路线就是靠网络。
中国动画网:听说,您很少在媒体面前公开露面,连获奖也都是让助理前去代领,这是否与您所坚持的做一名跳出尘网,做一名思想的裸奔者有关?
杨宇:我认为做动画或者反正是做创作的人,真正该走的路线就是埋下头踏踏实实地做创作,我还没见过全世界哪个动画公司靠炒作不靠作品就能博得观众的喜爱和支持的。
中国动画网:那么对于,寒窗数载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不知道你对此有何感想?在突然而至的喧嚣面前你还能坚持做动画的初衷吗?
杨宇:认真做创作这是一以贯之的,不可能改变,只不过我们现在阶段性地工作重点会调整到接待媒体和投资方上,换句话说就是搭建舞台,搭建一座原创的舞台,当舞台搭建完毕,我们就要开始认真跳舞了
中国动画网: 您所说的“认真跳舞”具体是指什么?
杨宇说:呵呵,就是认真创作。
中国动画网:OK  我在网上见到有人说,你的人物造型其实有些偏欧美,你认同这样的说法吗?可否请你先谈谈你作品中的人物造型?
杨宇说: 其实观众细心看的话就会发现里面既有欧美的元素、又有日本的元素、还有港台的元素。我认为艺术就是创作者吸收了周围的信息然后通过自己的消化、解码再从新 编码的过程,我们这一代是在国外动画的狂轰滥炸中成长起来的,我们不可能超出我们的感知去创作,我所擅长的是什么风格,我就创作什么风格,所以与其娇揉造 作地去附庸民族主义,不如老老实实地作出自己真正的想法,而且模仿不可耻,手冢治虫也是模仿迪斯尼那种圆润的画风成长起来的,然后日本其它漫画家又模仿手 冢治虫,最后一代又一代地加工变种,终于形成了日本独有的风格。中华文明也是这么发展变化的,本来清朝之前中国不偏爱红色,但现在中国对世界标榜中国红。 清朝的风格被吸收了,只要以后我们中国的文明够强大,我们就可以霸道地把我们吸收、再创作后的一切文明都称作中华文明。
希望200年以后我的欧美的动漫风格也被叫做中国风。呵呵,开玩笑。
中国动画网:俗话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每个人都有权为自己所做的选择找一个最好的出路。希望你的坚守得以肯定。好的,接下来的这个问题想请你谈谈关于背景音乐的话题。
杨宇:哦,什么问题呢?
中国动画网:我们都知道,背景音乐、音响在影片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比如烘托气氛、渲染感情、突出效果、表现节奏、增加影片的真实感,产生一种空间感, 甚至成为影片某种风格的标志等。就拿宫崎骏来说,他对音乐在影片中的运用几乎达到了苛刻的地步。久石让成了他的御用音乐师。您作品中背景音乐、音响的运用 让我们印象十分深刻,整部影片几乎没有语言、文字,对白全部用音乐来表现,您为什么会舍弃语言而选择用音乐这种特殊的语言来表现影片的主题、推动情节的发 展 ?就你个人而言,在您的这部影片中,您觉得音乐、音响效果已经很好的诠释了你所想要表达的东西了吗?达到了您预期的效果了吗?有网友评论说,您的作品确实 很棒!但如果能添些文字就更完美了!您自己觉得呢?如果可以你会考虑在您的作品中添加文字吗?
问题有点长,你可以慢慢思考,我们希望听到您最真实的声音。
杨宇:我没用语言是因为我英语不好,呵呵。还有不想花钱请配音演员,这部短片需要参加国外的比赛,所以在我的客观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最好不要语言。而音乐 基本是表达了我的预期效果的。我一开始是找的一些游戏音乐来先配上找感觉,感觉到位后就花了些钱请人照着这个感觉来从新配乐,这样比较省,而且不会偏离我 的预期太远(这是刚才那个问题)
 这个作品我设计成了不用对话和语言文字都能看懂的动画,不过这还真是挺费脑袋,但如果我还想表现些更复杂的故事,那就可能不够用了,就得加文字了。
中国动画网: 也就是说,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你会考虑用语言的元素去表达你的意图
杨宇:对啊,主要看是哪一种类型的创作,都有各自的魅力。但之后做一些故事性更强的动画,不要语言就难了
中国动画网:我看了一些在大赛中获得大奖的作品,很多也都是用音乐去推动故事的发展,去传达作者的意图,包括那个Siggraph大赛,获得一等奖的《堕落的艺术》也基本上是用音乐做对白的,这是不是你们业内所谓参赛获奖的“潜规则”?
杨宇:呵呵,这倒不是,Siggraph大赛其实好多界的最佳都有语言的,其实就是不同类型,各擅胜场,不分优劣的。
中国动画网:呵呵,谈到Siggraph大赛,有个问题刚好要请教。
杨宇: 哦,什么?
中国动画网: 你说你的这部作品是为参加Siggraph大赛而作的,也就是说一开始你的这部作品目标、定位都已经很明确了,你个人认为Siggraph大赛的风格是什 么?,你觉得Siggraph大赛能为你或原创者提供的是怎样的一个平台或机会?历届的Siggraph大赛中,有没有哪一部作品让你很欣赏?或是对你的 作品创作产生影响的?比如,风格方面。
杨宇: Siggraph大赛是一个展现CG界最高技术实力的比赛,比较偏技术,但最近几届在向艺术上靠拢,我比较擅长编导,技术其实一般,所以想打的是艺术牌。 但由于没有比赛经验,有一个大大的失算。 那就是全世界的优秀作品都往那里涌,评委的审片速度是非常快的,一般平均2-3分钟审一部,而我的动画铺垫太长,很容易被毙掉。
 Siggraph大赛对参赛获胜者而言对事业是非常有推动作用的,因为它的含金量确实较高,大家都看着呢。
 Siggraph大赛历届的作品我都在收集,喜欢的作品不胜枚举,很多都对我有重大的影响
中国动画网: 有打算继续参加Siggraph大赛吗?
杨宇说:暂时没有这个打算,因为下一部创作主要是商业性的了。
中国动画网: 能大概透露吗?很多人都在关心你的下一步动作。
杨宇:呵呵,就像我原来刚辞职做短片时一样,辞了职才开始想,下一部也是,可能要明年才开始想。
中国动画网:有个问题我憋了很久不太敢问,怕被大家说白痴,可是实在忍不住了。
杨宇: 做自己的白痴,让别人笑去吧。
中国动画网:
 哈哈哈    谢谢。刚才的话题,商业性的片子在比赛中都不容易取胜吗?
杨宇说:这个是当然的,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好是常见的现象,叫座又叫好是凤毛麟角。但我们努力做到两边都叫好。
中国动画网:很真实的声音,谢谢。
 有人说,动画是个看似引人入胜但正真踏进去又很容易受伤的行业,站着进去横着出来的大有人在,呼声高掌声少,工作比人累,挣钱比人少。但你却大三这个可 说最不合适的时间,义无反顾地弃医从文,走上动画这条路,是因为”年少轻狂”吗?如今已在业内多年的你,在了解了这一行的艰辛后,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你还会 像当初那样对动画执着依旧吗?
杨宇: 我还是选择这个,我相信自己的眼光,我的思想和主流的不同,我认为中国动画界最大的问题就是还没创作出好看的动画,这个我不想继续争论下去了,我想用实践证明,要是我失败了,欢迎大家来骂。
中国动画网: 那你认为那你认为,一部吸引眼球的片子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其中最核心的因素是哪个?
杨宇:引用黄易的说法,吸引人的要素有很多,关键看作者的挖掘,有无限的可能性。
中国动画网说:
 是你的话,你会如何去挖掘?
杨宇: 我是苦行僧类型,我会用失眠加上掉头发来挖。艺术工作者就是作践自己换来观众的快乐。
中国动画网: 呵呵。在刚才的问题上,我们在纠结一下,哈哈哈
 有人说,你的这部作品最强的是创意和编排设计,说白了就是导戏的功力强。你自己也曾一再申明,你擅长的是编剧和导演,技术并不是你的长项。你认为一部优 秀的影片里创意、编导、技术这三者应该是怎样的一个关系?现在国内都在高喊的中国的动漫产业缺乏优秀的原创作品,优秀的编剧人才,就你个人而言,你是如何 看待这一现象的?
杨宇: 我听到很多人都说中国不缺人才,我就会对他说:对,中国不缺,美国最缺人才,所以美国贪婪地挖掘着全世界的人才,而中国大公无私地向全世界输送着人才。
 人才其实是金字塔型结构的,顶端的永远都是少数。如果你说人才多,那是指中部和底部多,而原创要的是顶端那个尖尖。 我们工作室不会像那些成天说中国不缺人才的人那样不爱惜人才,我们会珍视每一个人才。
中国动画网:看来,你会是个好老板呐。
杨宇:我不是老板,我是艺术家,我都艺术家2个礼拜了。
中国动画网:呵呵,那你们会怎么尽自己所能去珍视人才的?
杨宇: 这个就具体啦,说起来就长啦。 我们见到人才都喊:“爷”。
中国动画网:哈哈哈,这让我想起网络上流传的一句话的山寨版:不要迷恋爷,爷只是个传说。不好意思扯远了。下个问题,有人说,画面镜头和声音在一部影片中 起到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因为他们才是用来表述故事的,如果故事很好,画面声音没有表达出来,那么这部片子是失败的。你个人认为创意与技术在片子中应该是 怎样的关系?导演与技术人员在一部影片的成功方面,谁的作用会更大些?
杨宇说: 要是走低成本路线,导演更重要,要是走高成本路线,那就追求完美吧,导演和技术人员都重要。
中国动画网: 那创意与技术你认为他们应该是怎样的关系?
杨宇: 低成本的话,就用简陋的技术也能实现好的创意。高成本的话,当然有条件追求两方面都完美咯,那可以相互促进。
中国动画网: 意思是,你认为创意是核心,技术则是辅助?
杨宇: 低成本的话创意是核心,高成本的话就两个都重要。
举个例子,有的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是没有思想性的,但形式好就ok
中国动画网: 在网上查阅您的资料时,记得有那么一句话,你说,你的作品其实真正想要表达的内核是释家思想,是做一做真正原始的自己,实现没有思想的裸奔。表现这一返璞归真主题的回归,你为什么会选择用战争这一特殊的视角来表达,而不是其它的视角?
杨宇:因为战争比较有感官刺激啊。 呵呵,这就是在商业上的考虑了。
中国动画网:可以具体谈谈吗?
杨宇: 因为反观以前的奥斯卡看得出来,战争题材的作品最容易叫好又叫座。
 观众喜欢视觉冲击,但战争又有很多思想性可挖。
中国动画网说:横看成岭侧成峰?
杨宇:战争有视觉刺激和沉重主题双重性。
中国动画网:你的影片可以说“惜字如金”,故事的展现、情节的推动大多是依靠画面、镜头这些特殊的表达方式去呈现。但在欣赏你的作品时,影片中有个小细节 让我有点困惑,就是两个士兵在空中搏杀最后出现的“救命稻草”这四个字,在这厮杀激烈、节奏紧凑的时刻,你却突然选用这一比较直白的表达方式,是想让观众 清楚明了,还是调侃的意味重些,抑或是另有其他目的?
杨宇: 呵呵,没有太多深意,其实就是个创意,我比较喜欢这个创意。
 钢铁机械中有稻草开关,挺有新意吧。
中国动画网:哦噢,原来只是你童心未泯呐,我还以为是自己太肤浅了看不出来呢。
杨宇:刚给您发送了一个闪屏振动。
杨宇: 呵呵,按错啦
杨宇: msn表情真少!
中国动画网说: 哈哈,知道你还童心未泯嘛 不过别玩啦,我们的访谈得继续哦。
 你曾说,你最大的遗憾是在16分钟的短片里无法展现超脱的两难,所以只能给了一个没有选择空间的封闭式结尾。如果资金、设备、技术、时间、精力等一切条件都具备的话,你会更倾向如何去安排另一场结局?
杨宇:因为知道那个时候这些条件是做梦,所以暂时没有浪费时间去思考另外一个结局会如何安排。 让他们断臂好不好?
中国动画网:????
杨宇: 断背?
中国动画网: 哈哈哈,我还断袖! 那现在让“爷”你即时想一个呢?
杨宇:我就让小兵A爱上那棵椰子树,但椰子树爱上小兵B,小兵B的意中人是鲨鱼,但鲨鱼爱他们所有的人。故事不够,爱情来凑。
中国动画网:如果,我告诉你,我会把这次的在线采访当做专稿原原本本的发布,你也不考虑修改结局了?或对以上我们的谈话重新回答?
杨宇:不,我为我说的每一句话负责,这种采访才好看。
中国动画网:  还你一个”热烈的笑脸”
杨宇: 我们做动画的人要有娱乐精神。@^^@
中国动画网:(*^__^*) 目前国内外动漫节,动画作品大赛很多,很多人对此褒贬不一,你觉得参加动漫节展、动画作品大赛对那些所谓的“草根阶层”的原创者起到的是怎么的一个作用?
杨宇:虽然好多比赛的获奖作品其实是内定的,但有些也还比较公正,反正如果你优秀的话,至少可以入围,这样在宣传上也是会起到一定作用的
中国动画网:你曾一再申明,你擅长的是编剧、导演而不是技术,并且说通过独立创作完成《打,打个大西瓜》后,有了作为导演对这个制作流程控的宝贵经验,这是否意味着您将朝导演的方向发展,做一名纯粹的导演?
杨宇: 其实动画导演不同于小说作家就是因为这种艺术形式不仅要会想,还得会把控画面,所以做动画导演不纯粹的。
中国动画网:日本杨海诚也是一个人,一台电脑完成了一部片长25分钟,名为《星之声》的CG动画,并且因此引起很大的轰动。在你辞职后潜伏在家隐忍三年多 磨剑的时候,你有想过,有天你也会像杨海诚那样凭着手中这把熔铸了你这些年所有的时间、金钱、精力的利剑而实现自己的目标或得以名利双收吗?你自己说过你 家境并不是十分的宽裕,可你却把所有的血本都押在了还看不到希望的东西上,你不怕血本无归吗?在家创作的这段时间有没有感到来自周围的压力很大,比如来自 母亲的态度,亲朋好友的态度,邻居的态度?如果最后,倾注了你多年的心血、血本的这部作品没有成功,你是会选择放弃还是仍坚持在动画这条路上走下去?
杨宇说:
 基本没有那部作品不是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完成的,但没办法,只有不断地协调压力然后完成作品。而且 我有自信这部作品不会完全失败的,我一开始就没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我放到了评委、观众、业内技术人三个篮子里, 不会都走不通, 最起码我可以靠技术接单。
中国动画网:你母亲对于你的选择是持什么态度的?
杨宇: 我母亲非常包容,我自信自己的实力,她自信自己有个有实力的儿子
中国动画网: 是否可以说不管结局怎么样,你对动画的爱是海枯石烂的?
杨宇:我自信我能在动画上有好的前景,没有自信就不干了。
中国动画网: 现在国内的动画业在高喊缺乏高级的营销推广人员,所以中国的动画才老是入不敷出,对此你怎么看?  我保证这是最后一个问题,呵呵
杨宇: 其实不缺的,史玉柱就是这么一个人才,但他只卖好卖的能赚钱的东西,你还没有做到能够积聚大量人气和商机时他就不会来帮你卖东西,所以先把自己的“酒”做 好,时机成熟了,史玉柱会来帮你吆喝的,但自己先问问自己,我的“酒”大家爱喝吗? 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我坚信优质的资源是会相互吸引的, 首先把自己做成优质资源。
中国动画网: 是不是很希望跟史玉柱合作?
杨宇: 那是当然,那样胜算就大啦,哈哈哈! 但我的“酒”还在酿,还没成熟。
对了,你们现在北京多少度啊?我们最近要过来一趟。
中国动画网:现在外面雨夹雪!!!超冷!!!过来做宣传?
杨宇:我们来考察
中国动画网:嘿嘿,是不能说的商业机密?
杨宇:等我们确定了我们的计划了会跟大家说的,非常谢谢大家的关心支持,真的!
中国动画网:好啦,午饭时间早过了,也该放“大西瓜”去吃饭喽,谢谢“大西瓜”配合我们的采访,我们期待您下一部作品的出炉。再见。
杨宇:谢谢,再见喽。

编后语:在线采访结束后,靠在椅背上,脑海中已构思了关于这次专访的三四种写法。但种种设想最后都被自己否决了,突然也好想像《打,打个大西瓜》所诠释的 内核一样,做一回思想的裸奔。于是最后做了将在线采访原稿发表的决定。相信这是一个所罗万象的时代,文化的内容和形式,都可以有多种解读,只要我们坚持 “本真”,相信都会得以理解和支持。
 

 
Copyright © 2011 leewiART  京ICP备 10018073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33